第一章 单元测试

1、判断题:
黄酒以稻米、黍米等为主要原料,经加曲、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,具有悠久历史、丰富营养和独特风味,是中国传统酒种的代表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

2、判断题:
绍兴黄酒以优质糯米、小麦和原产地保护范围内的鉴湖水为主要原料,通过独特工艺发酵酿造而成的优质黄酒,是地理标志产品,强调原料、水源和工艺的地域性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

3、多选题:
功能性低聚糖难以被人体消化的寡糖(如异麦芽糖、潘糖),在黄酒中含量较高,有哪些生理活性( )
选项:
A:降低胆固醇和防龋齿等生理活性
B:具有调节免疫
C:改善微生态
D:能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
答案: 【降低胆固醇和防龋齿等生理活性;
具有调节免疫;
改善微生态;
能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

4、多选题:
根据国家标准,黄酒有哪些分类方法? ( )
选项:
A:按原料分为稻米型(糯米/粳米/籼米)和非稻米型(黍米/玉米/青稞)。
B:黄酒按工艺分为三类:传统型(以麦曲/酒曲为糖化剂,如绍兴酒)、清爽型(可添加酶制剂/酵母,口味清爽)、特型(添加药食两用物质,风味特殊)。
C:按糖含量分为四类:干型(糖<15g/L,如元红酒)、半干型(糖15~40g/L,如加饭酒)、半甜型(糖40~100g/L,如善酿酒)、甜型(糖>100g/L,如香雪酒)。
答案: 【按原料分为稻米型(糯米/粳米/籼米)和非稻米型(黍米/玉米/青稞)。;
黄酒按工艺分为三类:传统型(以麦曲/酒曲为糖化剂,如绍兴酒)、清爽型(可添加酶制剂/酵母,口味清爽)、特型(添加药食两用物质,风味特殊)。;
按糖含量分为四类:干型(糖<15g/L,如元红酒)、半干型(糖15~40g/L,如加饭酒)、半甜型(糖40~100g/L,如善酿酒)、甜型(糖>100g/L,如香雪酒)。

5、多选题:
黄酒酿造历史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,以下说法正确的是( )。
选项:
A:黄酒酿造历史分为先秦、秦汉、魏晋南北朝、唐宋、元明清和近现代六个阶段。
B:唐宋时期技术成熟,苏轼《东坡酒经》和朱翼中《北山酒经》详细描述工艺,强调调酸和分段发酵。
C:先秦时期为起源阶段,《礼记·月令》总结酿酒六要素(秫稻必齐、曲蘖必时等),奠定传统酿造基础。
D:秦汉时期技术发展,汉代出现禁酒政策,《齐民要术》记载制曲和发酵方法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《齐民要术》系统化制曲工艺,引入酸浆调节。
E:元明清时期,蒸馏酒兴起,红曲广泛使用,《天工开物》记载红曲制法;近现代时期,科学研究推动菌种筛选(如陈驹声对酒曲微生物的研究),提升酿造科学化水平。
答案: 【黄酒酿造历史分为先秦、秦汉、魏晋南北朝、唐宋、元明清和近现代六个阶段。;
唐宋时期技术成熟,苏轼《东坡酒经》和朱翼中《北山酒经》详细描述工艺,强调调酸和分段发酵。;
先秦时期为起源阶段,《礼记·月令》总结酿酒六要素(秫稻必齐、曲蘖必时等),奠定传统酿造基础。;
秦汉时期技术发展,汉代出现禁酒政策,《齐民要术》记载制曲和发酵方法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《齐民要术》系统化制曲工艺,引入酸浆调节。;
元明清时期,蒸馏酒兴起,红曲广泛使用,《天工开物》记载红曲制法;近现代时期,科学研究推动菌种筛选(如陈驹声对酒曲微生物的研究),提升酿造科学化水平。

第二章 单元测试

1、判断题:
糯米是大米的一种,支链淀粉含量超过95%,结构疏松易糊化,是黄酒酿造的理想原料,能提高残糖量和酒体醇厚度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

2、判断题:
麦曲是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糖化发酵剂,富含微生物(如米曲霉),在黄酒中提供酶解淀粉的糖化功能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

3、判断题:
浸泡是大米原料处理的关键步骤,通过常温水(10~20℃)软化米粒,时间需控制以免过度吸水,便于后续蒸煮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

4、判断题:
硬度是酿造用水的核心指标,指钙、镁离子含量,低硬度水(理想<100 mg/L)利于酶活性,避免抑制发酵。( )
选项:
A:对
B:错
答案: 【

5、判断题:
酸度是水质参数之一,以pH值表示,黄酒酿造适宜pH为6.5~7.5,影响微生物生长和酒醪稳定性。( )
选项:
A:错
B:对
答案: 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