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知到答案 海派文学导读(上海杉达学院) 最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
第一章 单元测试
1、多选题:
关于“海派文学”的起源和发展,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?(可多选)
选项:
A: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包括穆时英、施蛰存、张爱玲、王安忆等。
B:“海派”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“海上画派”和京剧中的海派,后扩展到文学中。
C:海派文学一次正式命名在20世纪30年代,从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流派。
D:海派文学主要以乡土题材为主,强调对乡村生活的描绘。
E:海派文学注重个体经验与情感的表达,反映了都市生活的复杂性。
答案: 【海派文学的代表作家包括穆时英、施蛰存、张爱玲、王安忆等。;
“海派”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“海上画派”和京剧中的海派,后扩展到文学中。;
海派文学一次正式命名在20世纪30年代,从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流派。;
海派文学注重个体经验与情感的表达,反映了都市生活的复杂性。】
2、判断题:
海派文学就是指20世纪font-family:宋体;mso-ansi-language:EN-US;font-size:10.5pt;mso-bidi-font-family:;mso-bidi-font-size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">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-新感觉派。
选项:
A:错误
B:正确
答案: 【错误】
3、单选题:
海派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而闻名。以下哪项最能代表海派文学的一个现代特征?
选项:
A:专注于田园风光与自然描写
B:融合先锋艺术与商业市场的需求
C: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
D:仅限于单一的文学流派
答案: 【融合先锋艺术与商业市场的需求】
4、单选题:
下列属于具有 “左翼” 意识形态的上海书写代表作家的是( )
选项:
A:茅盾
B:张爱玲
C:刘呐鸥
D:卫慧
答案: 【茅盾】
5、单选题:
font-family:等线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hansi-theme-font:minor-latin;font-size:10.5pt;mso-ansi-language:EN-US;mso-ascii-theme-font:minor-latin;mso-bidi-font-family:;mso-bidi-font-size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mso-fareast-theme-font:minor-fareast;mso-themecolor:text1;">学者吴福辉给海派文学界定的特征不包括哪一项
选项:
A:政治性
B:先锋性
C:新文学性
D:商业性
答案: 【政治性】
6、单选题:
1843年上海开埠后,外国资本的涌入对海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以下哪项最能反映这种影响?
选项:
A:海派文学的主题更加关注本土文化,减少了外来文化的影响。
B:海派文学在开埠后停滞不前,没有新的发展。
C:海派文学完全模仿了外国文学,失去了自身特色。
D:海派文学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元素,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。
答案: 【海派文学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元素,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。】
7、多选题:
海派文学在理解海派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以下哪些选项可以体现海派文学与海派文化的关系?
选项:
A:海派文学通过描绘城市生活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多样性。
B:海派文学反映了上海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。
C:海派文学是海派文化中唯一的表现形式。
D:海派文学强调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。
答案: 【海派文学通过描绘城市生活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多样性。;
海派文学反映了上海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。】
8、判断题:
上海书写等同于以上海为题材的文学创作。
选项:
A:错误
B:正确
答案: 【错误】
9、单选题:
在现代性上海书写中,作家对都市“现代性”的揭示主要体现在?
选项:
A:通过对新兴事物的生动描写,展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多样性。
B: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,强调上海的历史传承。
C: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崇拜,模仿西方文学的风格。
D: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详细描述来突出现代性的反差。
答案: 【通过对新兴事物的生动描写,展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多样性。】
10、单选题:
在上海书写中,font-family:宋体;mso-ansi-language:EN-US;font-size:10.5pt;mso-bidi-font-family:;mso-bidi-font-size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">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人生的“传奇”性,并以此直指人生的悲剧宿命的,是哪位作家?
选项:
A:王安忆
B:刘呐鸥
C:施蛰存
D:张爱玲
答案: 【张爱玲】
第二章 单元测试
1、判断题:
font-family:等线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hansi-theme-font:minor-latin;font-size:10.5pt;mso-ansi-language:EN-US;mso-ascii-theme-font:minor-latin;mso-bidi-font-family:;mso-bidi-font-size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mso-fareast-theme-font:minor-fareast;">穆时英的小说中只是对繁华都市的赞美,没有体现对社会现实的批判
选项:
A:错误
B:正确
答案: 【错误】
2、单选题:
在穆时英的作品中,上海的城市生活和文化特征被描绘得淋漓尽致。以下哪项最能体现穆时英对“现代性”的理解与表现?
选项:
A:他通过对上海繁华街景的细致描写,展示了现代消费文化的兴起。
B:他描绘了城市生活的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疏离,反映了现代性的困境。
C:他认为现代性是对传统的全面否定,主张完全摒弃过去。
D:他强调了上海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。
答案: 【他描绘了城市生活的孤独感和人际关系的疏离,反映了现代性的困境。】
3、多选题:
以下哪些是新感觉派的审美特征?
选项:
A:语言表现追求新颖和奇特
B:使用意识流技巧表现角色的思维过程
C: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人物内心
D: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
E:强调传统叙事结构
答案: 【语言表现追求新颖和奇特;
使用意识流技巧表现角色的思维过程;
运用精神分析方法探讨人物内心】
4、单选题:
施蛰存的哪部作品被认为是其心理分析小说的巅峰之作?
选项:
A:《梅雨之夕》
B:《春阳》
C:《上元灯》
D:《将军底头》
答案: 【《梅雨之夕》】
5、多选题:
穆时英,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,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都市风貌。以下哪些选项正确描述了穆时英的上海书写?
选项:
A:穆时英的小说《上海的狐步舞》描绘了上流社会与下层民众的生活,揭示了“上海,造在地狱上的天堂”的主题。
B:在穆时英的笔下,上海的夜晚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,成为展现都市人内心孤独与迷茫的舞台。
C:穆时英的作品主要聚焦于上海的中产阶级生活,忽略了底层民众的存在。
D:穆时英的小说常常运用快速切换的场景和跳跃式的叙述方式,以捕捉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瞬息万变。
E:穆时英的上海书写中,物质主义与消费文化的盛行是其重要的主题之一,充满了感官性,充分展现了上海这个东方大都会的浮嚣、繁华及这些表象之下人性的抑郁、烦闷、落寞与疯狂。
答案: 【穆时英的小说《上海的狐步舞》描绘了上流社会与下层民众的生活,揭示了“上海,造在地狱上的天堂”的主题。;
在穆时英的笔下,上海的夜晚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,成为展现都市人内心孤独与迷茫的舞台。;
穆时英的小说常常运用快速切换的场景和跳跃式的叙述方式,以捕捉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瞬息万变。;
穆时英的上海书写中,物质主义与消费文化的盛行是其重要的主题之一,充满了感官性,充分展现了上海这个东方大都会的浮嚣、繁华及这些表象之下人性的抑郁、烦闷、落寞与疯狂。】
6、判断题:
font-family:宋体;mso-ansi-language:EN-US;font-size:10.5pt;mso-bidi-font-family:;mso-bidi-font-size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">中国新感觉派的开拓者是施蛰存。
选项:
A:正确
B:错误
答案: 【错误】
7、单选题:
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《都市风景线》中,哪篇作品通过描写一位男子在电车上的所见所感,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人物内心的孤独迷茫?
选项:
A:《上海的狐步舞》
B:《风景》
C:《酒》
D:《梅雨之夕》
答案: 【《风景》】
8、单选题:
刘呐鸥的创作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?
选项:
A: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
B:注重运用电影化手法和蒙太奇技巧
C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">小说结构往往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连续性和时序性,对情节和事件进行别出心裁的排列组合
D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">对于色彩的感觉敏锐、善于运用线条等font-family:宋体;mso-ansi-language:EN-US;font-size:10.5pt;mso-bidi-font-family:;mso-bidi-font-size:11.0pt;mso-bidi-language:AR-SA;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mso-fareast-language:ZH-CN;">带给读者最真实的感觉呈现
答案: 【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】
9、单选题:
戴望舒与上海有着深厚的渊源,以下哪一项描述不符合戴望舒与上海的关系?
选项:
A:戴望舒在上海与施蛰存、杜衡等人创办了《璎珞》旬刊
B:戴望舒在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
C:戴望舒在上海发表了成名作《雨巷》
D:戴望舒在上海期间,因宣传革命被捕
答案: 【戴望舒在上海期间,因宣传革命被捕】
10、单选题:
戴望舒的最后诗集《灾难的岁月》在主题和风格上具有怎样的文学意义?以下哪项最能体现该诗集的核心主题?
选项:
A: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,抒发对爱情的无限向往。
B: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,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。
C:关注历史事件的叙述,试图通过诗歌记录时代的变迁。
D:集中描绘自然景观,以细腻的笔触展现自然之美。
答案: 【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,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。】
支付后可长期查看
有任何疑问及时添加客服QQ:2025479448反馈
网站只是章节,不包含期末
购买期末+QQ:2025479448